憲法法庭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但不影響網頁內容陳述,如開啟JavaScript,可得到視覺與特效的最佳瀏覽
列印功能:請按下ctrl+P開啟列印視窗,或由工具列中選擇列印功能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請按鍵盤上的Ctrl鍵+ (+)鍵放大/(-)鍵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司法院及所屬機關清單
司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行政法院
懲戒法院
法官學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
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
福建連江地方法院
fb
youtube
關鍵字
搜尋
清除
熱門關鍵字:
不受理決議
裁定
判決
審查程序
行政程序
言詞辯論及說明會
close
關於憲法法庭
組織
沿革
現任大法官
歷任大法官
任命與任期
職權
認識憲法法庭
大事紀要
審理程序
憲法訴訟制度概述
聲請類型
法規範憲法審查
人民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
機關爭議案件
地方自治保障案件
總統、副總統彈劾案件
政黨違憲解散案件
統一法律及命令案件
審理程序
常見問答及指引
常見問答
聲請擔任法庭之友指引
無資力人聲請憲法法庭選任訴訟代理人指引
審理中案件聲請閱卷指引
案件終結後卷宗閱覽之聲請程序
聲請旁聽憲法法庭注意事項
訴訟聲請
聲請指引
聲請注意事項及自我檢核
書狀規則
書狀格式
書狀範例
電子訴訟平台
司法院電子訴訟文書(含線上起訴)服務平台(憲法訴訟)
解釋及裁判
裁判
判決
實體裁定
程序裁定
解釋及不受理決議
解釋
不受理決議
終結案件查詢
裁判公告
系統說明
查詢服務
當事人案件進度查詢
行言詞辯論或說明會之案件資訊
言詞辯論案件庭期表
審理中之言詞辯論或說明會案件
曾行言詞辯論或說明會,裁判已宣示或公告之案件
公開書狀案件
公開書狀之案件全覽表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尚未受理)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受理)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結案)
法庭之友
公開書狀未滿2個月
另經憲法法庭公告
相關法令
法令查詢
統計
憲法法庭統計年報
案件收結統計月報
公務統計報表查詢
訴訟新制前各年度統計報表
統計圖表
統計專案分析及通報
出版品
憲法法庭裁判彙編/大法官解釋彙編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
其他出版品
引用兩公約之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裁判
新聞及公告
全部公告
新聞稿
案件訊息
公示送達
徵人啟事
憲法法庭相關資訊
111年1月4日前公告
新聞稿
解釋快訊
不受理決議快訊
案件訊息
一般公告
107年前公告
交流活動
各國憲法法院網站
國際法學交流
專題演講
學術研討會
活動訊息
研討會資料
參觀憲法法庭
網路報名系統
影音專區
全部影音
說明會
準備程序
言詞辯論
宣判
記者會
會議及演講
其他
公開書狀案件
首頁
>
查詢服務
>
公開書狀案件
>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結案)
112年度憲民字第1073號
EN
異常排除說明
檢索操作手冊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e
plurk
twitter
列印
:::
案號
受理日期
聲請人
案由
書狀
主案
:::
案號
112年度憲民字第1073號
受理日期
2023-11-15
聲請人
蔡美娥
案由
為違反懲治盜匪條例聲明異議案件,認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673號刑事裁定,及所適用之刑法施行法第7條之2第2項、刑法第79條之1第5項規定,有違憲疑義,聲請法規範及裁判憲法審查。
案件公告
書狀
聲請人聲請書、補充聲請書
蔡美娥1121025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聲請書_OCR
言詞辯論
言詞辯論影音
說明會
說明會影音
宣示判決影音
主案
109年度憲二字第333號(謝朝和)
{"news":[],"pub_news":"","oral_debate_video":"","briefing_session_video":"","declare_judgment_video":"","atts":[{"doc_att_id":448805,"doc_id":351042,"doc_att_group":"openAtt1","doc_att_type":3,"doc_att_title":"蔡美娥1121025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聲請書_OCR","doc_att_content":"/uploads/docAtt/cfbeda17-c6f8-40ef-88d7-d5547bdbe5c2.pdf","doc_att_content_real":"蔡美娥1121025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聲請書_OCR.pdf","doc_att_sort":0,"doc_att_size":null,"doc_att_note":null,"doc_att_txt":"法規範憲法審査及裁判憲法審査聲請書憲法法庭收文11210.31聲請人蔡美娥第二號聲請代理人張寧洲律師茲依憲法訴訟法第59條之規定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主要爭點一刑法施行法第7-2條第2項就撤銷假釋執行殘餘刑期所應適用法規之規定違反審査客體一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之法規範刑法施行法第7-2條第2項刑法第79條之1第5項二確定終局裁判案號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673號刑事裁定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一刑法施行法第7-2條第2項刑法第79條之1第5項應受違蕙宣告並自本判決宣示或公告之日起失效二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673號刑事裁定因所適用之刑法施行法第7-2條第2項刑法第79條之1第5項應受違憲宣告並撤銷發回最高法院事實及法律上之陳述壹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査及裁判憲法審査之目的為檢察官執行指揮不當聲明異議事件認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673號駁回再抗告裁定及該裁定所適用之刑法施行法第7-2條第2項刑法第79條之1第5項規定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與罪刑相當原則等憲法保障人民基本權之意旨為此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贰基本權遭受不法侵害之事實及所涉憲法條文或憲法上之權利一憲法上所保陣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之事實及涉及之憲法上之權力一查本件聲請人蔡美娥前於民國下同85年間因涉犯懲治盜匪條例案件經臺灣基隆地方法院86年度重訴缉字第1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86年度上重訴字弟55號判決最南法院87年台上字第2898號判決判處無期徒刑確定並於86年入監服刑至100年3月29日依規定報請假釋獲准出獄合先敘明二聲請人後於104年至105年間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05年訴字第1155號判處有期徒刑4年因於假釋期間再犯而遭撤銷假釋依法入監執行殘刑而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於107年7月17日以107年執助辛字第2331號執行指揮書附件1以聲請人撤銷假釋原因事實發生於95年7月1日後為由依刑法施行法第7-2條之規定執行檢察官認應依現行刑法第79條之1第5項之規定計算殘刑並認聲請人所應執行殘刑應以25年計算三刑法施行法第7-2條刑法第79條之1第5項規定就刑法第77條第79條及就有關於報請假釋撤銷假釋執行殘刑之解釋及法律適用有違法律明確性原則罪刑法定原則違反刑法第2條從輕原則而有違保障人民身體自由及禁止溯及既往原則以及比例原則之憲法意旨本件聲請涉及刑罰之執行與憲法保障之人性尊嚴及對人身自由之限制剝奪有關是相關刑法之適用及解釋有聲請大法官解釋之必要二所經過之訴訟程序及確定终局裁判一就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07年執助辛字第2331號執行指揮書之認定聲請人前向諭知前案無期徒刑判決之臺灣基隆地方法院聲明異議遭駁回臺灣基隆地方法院111年度聲字第497號刑事裁定附件2再向臺灣高等法院提起抗告遭駁回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抗字第1684號刑事裁定附件3再向最高法院提起再抗告亦遭駁回確定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673號刑事裁定附件4二按憲法訴訟法第59條規定人民於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程序對於所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或該裁判及其所適用之法規範認有牴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前項聲請應自用盡審級救濟之最終裁判送達後翌曰起之六個月不變期間内為之聲請人於112年6月12曰收受確定終局裁判書並於112年10月12日提出本聲請書向憲法法庭聲請裁判憲法審查及法規範憲法審查核屬用盡審級救濟之最終裁判送達後翌日起6個月不變期間内所為之聲請無訛三確定终局裁判所適用之法規範之名稱及内容一刑法施行法第7-2條第2項規定因撤銷假釋執行殘餘刑期其撤銷之原因事實發生在八十六年刑法第七十九條之一修正施行前者依修正前之刑法第七十九條之一規定合併計算其殘餘刑期與他刑應執行之期間但其原因事實行為終了或犯罪結果之發生在八十六年刑法第七十七條修正施行後者不在此限刑法第794條之1第5項規定經撤銷假釋執行殘餘刑期者無期徒刑於執行滿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於全部執行完畢後再接續執行他刑第一項有關合併計算執行期間之規定不適用之二附件4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673號刑事裁定略以本件再抗告人受撤銷假釋之原因事實係發生於104105年間已在現行刑法第79條之1修正施行後依刑法施行法第7條之2第2項之規定自應依現行刑法笫79條之1笫5項規定合併計算其撤销假释後應執行之殘餘刑期輿他刑應執行之期間不生新舊法比較之問題檢察官依上揭規定執行殘餘刑期25年後再接續執行他刑即無違誤執行方法難認有何不當等語參確定终局裁判所適用之法規範或該裁判違憲之情形一確定终局裁判所適用之法規範抵觸憲法確定終局判決所適用之刑法施行法第7-2條第2項規定就刑法第77條第79條及就有關於報請假釋撤銷假釋執行殘刑之解釋及法律適用有違法律明確性原則罪刑法定原則違反刑法第2條從輕原則而有違保障人民身體自由及禁止溯及既往原則違反憲法保障人性尊嚴之意旨對人身自由過度之限制違反比例原則二聲請人對本案之主張及見解一按刑法第2條所規定之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為憲法法律明確性原則罪刑法定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之具體化規定且該條文實際上亦並未限定於罪刑實質要件之變更假釋之原因事實變更亦或假釋撤銷執行殘刑計算之規範等是以不論罪刑實質要件之變更抑或假釋之原因事實撤銷假釋後之殘刑執刑等規定若法律有變更均應有刑法第2條之適用應就與罪刑有關之一切情狀比較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處斷方符刑法第2條從舊從輕原則以及法律明確性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當原則二而查1.民國85年聲請人行為時之刑法規定修正前刑法第77條規定受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無期徒刑逾十年後有期徒刑逾三分之一後由監獄長官報請法務部得許假釋出獄但有期徒刑之執行未滿六月者不在此限2.修正前刑法第79條之1第2項規定前項情形併執行無期徒刑者適用無期徒刑假釋之規定三承上是依修正前聲請人行為時之刑法規定無期徒刑假釋後倘因再犯其他案件而遭撤銷假釋執行殘刑者仍應適用第77條無期徒刑之假釋規定然而依94年1月7日修正後之刑法規定1.修正後刑法第77條規定受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無期徒刑逾二十五年有期徒刑逾二分之一累犯逾三分之二由監獄報請法務部得許假釋出獄2.修正後刑法第79條之1第4項規定.經撤銷假釋執行殘餘刑期者無期徒刑於執行滿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於全部執行完畢後再接續執行他刑第一項有關合併計算執行期間之規定不適用之四綜上可知按民國94年1月7日修正後之刑法就假釋之規定及撤銷假釋後殘刑之計算方式均較修正前刑法對受刑人更為不利不僅假釋門檻提高撤銷假釋後所應執行殘刑計算方式亦更加嚴苛顯然不利於受刑人而其中就撤銷假釋後執行殘刑之計算應考量各該受刑人之具體情狀適用最有利當事人之法律始符合刑法第1條第2條之規定並符合憲法之法律明確性原則罪刑相當原則五本件聲請人前因違犯懲治盜匪條例案件遭判處無期徒刑確定而入獄執行前行為之日期既為民國85年間則就該案件之法律適用自應以適用行為時之法律為原則不只罪刑實質要件當然亦包括執行後之假釋規範以及撤銷假釋後關於殘刑計算及再次報請假釋等相關規定等均應適用行為時之法律是以聲請人因後案撤銷假釋即應依行為時即85年間修正前刑法撤銷假釋之相關規定計算殘餘刑期即應以10年計算始符合符刑法第2條從舊從輕原則以及法律明確性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當原則六再按刑法施行法之規定1.按民國94年1月7日增訂之刑法施行法第7-2條第2項規定因撤銷假釋執行殘餘刑期其撤銷之原因事實發生在八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曰刑法修正公布後九十四年一月七日刑法修正施行前者依八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曰修正公布之刑法第七十九條之一規定合併計算其殘餘刑期與他刑應執行之期間但其原因事實行為終了或犯罪結果之發生在九十四年一月七8日开法修正施行後者依九十四年一月七曰修正施行之刑法第七十九條之一規定合併計算其殘餘刑期與他刑應執行之期間是依94年1月7日增訂之刑法施行法7-2條第2項之規定係將撤銷假釋後之殘刑計算規範所應適用之法律依撤銷假釋之原因事實發生時點為新舊法適用之區分時點2.然查撤銷假釋者其所執行之殘刑既為前經假释来執行之刑期自應適用判處該刑期時所適用之法律僅例外於新條正法律有利於行為人時始得適用修正後之法律如此始符合刑法第2條關於從舊從輕之肩則亦始符合憲法之罪刑法定原則是以本件系爭刑法施行法7-2條第2項之規定明顯違反憲法之罪刑法定原則竟以行為後之法律規制受刑人報請假釋及撤銷假釋後之殘刑計算方式不當限制侵害人民受蕙法保障之人身自由權且亦有違反法律不溯既往之原則七按刑罰法規涉及人民生命人身自由及財產權之限制或剝奪國家刑罰權之行使應嚴格遵守憲法罪刑法定原則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且法律所定之犯罪構成要件須使一般受規範者得以理解並具預見之可能性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02號解釋參照是以因國家刑罰法規與人民生命自由及財產權益之影響甚鉅自應嚴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則以制定法律之方式規定之且就行為之處罰自亦應以行為時之法律明文為限始無違罪刑法定之原則八而查本件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對所核發之執行指揮書其依刑法施行法第7-2條第2項規定所計算聲請人前案於撤銷假釋後應再執行之殘刑為25年然系爭刑法施行法第7-2條係將撤銷假釋後之殘刑計算規範所應適用之法律依撤鎖假釋之原因事實發生時點為新舊法適用之區分時點除已違反刑法第1條第2條第1項之罪刑法定原則與從舊從新原則外系爭刑法施行法第7-2條第2項規定亦已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與罪刑相當原則等憲法保障人民基本權之意旨系爭刑法施行法第7-2條應停止適用九且依現行刑法第77條第1項及第79-1條第4項之規定於行為人遭判處無期徒刑縱有悛悔實據亦須服刑滿25年後始得報請假釋倘假釋後不慎再觸法網經撤銷假釋後需再服刑25年之殘刑後始接續執行後案相當於受刑人將因前案執行逾50年以上始得再次報請假釋俟受刑人再次假釋出獄亦已垂垂老矣以本件聲請人言其因前案業已入監執行13年餘後經撤銷假釋所應執行之殘刑竟仍高達25年如此嚴苛之規定除不利於受刑人悔悟更生外更顯然嚴重違反罪刑相當性廉則按査刑蜀之目的乃著重於潘治教化而非以永久隔絕是以刑法77條第1項79-1條第4項之規定顯亦違反憲法之比例原則十綜上懇請鈞院秉持人權保障之精神堅持維護憲法人權保障之意旨詳細審酌宣告系爭條文違蕙並及停止適用以維人權保障毋任感禱肆關係文件之名稱及件數附件釋憲委任書正本乙份附件1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07年執助辛字第2331號執行指揮書影本乙份附件2臺灣基隆地方法院111年度聲字第497號裁定附件3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抗字第1684號裁定附件4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673號裁定此致憲法法庭公鑒11中華民國112年10月25日聲請人蔡美娥代理人張寧洲律師12","doc_att_category":1}],"videos":[]}
回到頁首
判決
公開書狀
言詞辯論或說明會
終結案件查詢
法令查詢
平台服務
智慧客服
關鍵字
搜尋
中文版
English
關於憲法法庭
組織
沿革
現任大法官
歷任大法官
任命與任期
職權
認識憲法法庭
大事紀要
審理程序
憲法訴訟制度概述
聲請類型
法規範憲法審查
人民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
機關爭議案件
地方自治保障案件
總統、副總統彈劾案件
政黨違憲解散案件
統一法律及命令案件
審理程序
常見問答及指引
常見問答
聲請擔任法庭之友指引
無資力人聲請憲法法庭選任訴訟代理人指引
審理中案件聲請閱卷指引
案件終結後卷宗閱覽之聲請程序
聲請旁聽憲法法庭注意事項
訴訟聲請
聲請指引
聲請注意事項及自我檢核
書狀規則
書狀格式
書狀範例
電子訴訟平台
司法院電子訴訟文書(含線上起訴)服務平台(憲法訴訟)
解釋及裁判
裁判
判決
實體裁定
程序裁定
程序裁定案件列表
憲法法庭裁定
不受理裁定
其他裁定
審查庭裁定
不受理裁定
其他裁定
解釋及不受理決議
解釋
不受理決議
終結案件查詢
裁判公告
系統說明
查詢服務
當事人案件進度查詢
行言詞辯論或說明會之案件資訊
言詞辯論案件庭期表
審理中之言詞辯論或說明會案件
曾行言詞辯論或說明會,裁判已宣示或公告之案件
公開書狀案件
公開書狀之案件全覽表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尚未受理)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受理)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結案)
法庭之友
公開書狀未滿2個月
另經憲法法庭公告
相關法令
法令查詢
統計
憲法法庭統計年報
案件收結統計月報
民國114年(2025)
民國113年(2024)
民國112年(2023)
民國111年(2022)
公務統計報表查詢
民國114年(2025)
民國113年(2024)
民國112年(2023)
民國111年(2022)
訴訟新制前各年度統計報表
統計年報
統計月報
民國110年(2021)
民國109年(2020)
民國108年(2019)
民國107年(2018)
民國106年(2017)
民國105年(2016)
民國104年(2015)
民國103年(2014)
民國102年(2013)
民國101年(2012)
民國100年(2011)
民國99年(2010)
其他各式統計報表
統計圖表
統計專案分析及通報
出版品
憲法法庭裁判彙編/大法官解釋彙編
憲法法庭裁判彙編/大法官解釋彙編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中譯版索引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
其他出版品
引用兩公約之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裁判
新聞及公告
全部公告
新聞稿
案件訊息
公示送達
徵人啟事
憲法法庭相關資訊
111年1月4日前公告
新聞稿
解釋快訊
不受理決議快訊
案件訊息
一般公告
107年前公告
交流活動
各國憲法法院網站
國際法學交流
專題演講
學術研討會
活動訊息
研討會資料
參觀憲法法庭
網路報名系統
影音專區
全部影音
說明會
準備程序
言詞辯論
宣判
記者會
會議及演講
其他
回首頁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