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法庭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但不影響網頁內容陳述,如開啟JavaScript,可得到視覺與特效的最佳瀏覽
列印功能:請按下ctrl+P開啟列印視窗,或由工具列中選擇列印功能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請按鍵盤上的Ctrl鍵+ (+)鍵放大/(-)鍵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司法院及所屬機關清單
司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行政法院
懲戒法院
法官學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
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
福建連江地方法院
fb
youtube
關鍵字
搜尋
清除
熱門關鍵字:
不受理決議
裁定
判決
審查程序
行政程序
言詞辯論及說明會
close
關於憲法法庭
組織
沿革
現任大法官
歷任大法官
任命與任期
職權
認識憲法法庭
大事紀要
審理程序
憲法訴訟制度概述
聲請類型
法規範憲法審查
人民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
機關爭議案件
地方自治保障案件
總統、副總統彈劾案件
政黨違憲解散案件
統一法律及命令案件
審理程序
常見問答及指引
常見問答
聲請擔任法庭之友指引
無資力人聲請憲法法庭選任訴訟代理人指引
審理中案件聲請閱卷指引
案件終結後卷宗閱覽之聲請程序
聲請旁聽憲法法庭注意事項
訴訟聲請
聲請指引
聲請注意事項及自我檢核
書狀規則
書狀格式
書狀範例
電子訴訟平台
司法院電子訴訟文書(含線上起訴)服務平台(憲法訴訟)
解釋及裁判
裁判
判決
實體裁定
程序裁定
解釋及不受理決議
解釋
不受理決議
終結案件查詢
裁判公告
系統說明
查詢服務
當事人案件進度查詢
行言詞辯論或說明會之案件資訊
言詞辯論案件庭期表
審理中之言詞辯論或說明會案件
曾行言詞辯論或說明會,裁判已宣示或公告之案件
公開書狀案件
公開書狀之案件全覽表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尚未受理)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受理)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結案)
法庭之友
公開書狀未滿2個月
另經憲法法庭公告
相關法令
法令查詢
統計
憲法法庭統計年報
案件收結統計月報
公務統計報表查詢
訴訟新制前各年度統計報表
統計圖表
統計專案分析及通報
出版品
憲法法庭裁判彙編/大法官解釋彙編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
其他出版品
引用兩公約之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裁判
新聞及公告
全部公告
新聞稿
案件訊息
公示送達
徵人啟事
憲法法庭相關資訊
111年1月4日前公告
新聞稿
解釋快訊
不受理決議快訊
案件訊息
一般公告
107年前公告
交流活動
各國憲法法院網站
國際法學交流
專題演講
學術研討會
活動訊息
研討會資料
參觀憲法法庭
網路報名系統
影音專區
全部影音
說明會
準備程序
言詞辯論
宣判
記者會
會議及演講
其他
公開書狀案件
首頁
>
查詢服務
>
公開書狀案件
>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結案)
111年度憲民字第1360號
EN
異常排除說明
檢索操作手冊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e
plurk
twitter
列印
:::
案號
受理日期
聲請人
案由
書狀
主案
:::
案號
111年度憲民字第1360號
受理日期
2023-05-03
聲請人
倪永生
案由
為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認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286號刑事判決,所適用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規定,有違反憲法第7條平等原則、第8條人身自由、第15條生存權、第23條比例原則、罪刑相當原則及罪責原則等規定之疑義,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案。
案件公告
書狀
聲請人聲請書、補充聲請書
倪永生1110623法規範憲法審查聲請書_OCR
倪永生1120220憲法裁判審查(補呈理由)狀_OCR
倪永生1120511(補呈)憲法法規範審查狀_OCR
言詞辯論
言詞辯論影音
說明會
說明會影音
宣示判決影音
主案
109年度憲三字第32號(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第二庭)
{"news":[],"pub_news":"","oral_debate_video":"","briefing_session_video":"","declare_judgment_video":"","atts":[{"doc_att_id":438373,"doc_id":348427,"doc_att_group":"openAtt1","doc_att_type":3,"doc_att_title":"倪永生1110623法規範憲法審查聲請書_OCR","doc_att_content":"/uploads/docAtt/45d151b1-0145-48f2-9a34-24d4563adf50.pdf","doc_att_content_real":"倪永生1110623法規範憲法審查聲請書_OCR.pdf","doc_att_sort":0,"doc_att_size":null,"doc_att_note":null,"doc_att_txt":"法規範憲法審査聲請書確定终局胃4裁判案號孕第3这聲請1茲依憲法訴訟法第59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2主要爭點3一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製造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罪之規定是否侵害中華民國憲法下稱憲法第15條保45障人民之生存權6二系爭規定是否侵害憲法第8條保障人民之人身自由三系爭規定是否違反憲法第7條之平等原則78審查客tt9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下稱系爭規定10確定终局裁判案號11法院f年4_li字第艺么號刑事判決整證112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13系爭規定應受違憲宣告並自本判決宣示或公告之日起失其效14力15事實上及法律上之陳述16壹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査之目的為聲請人涉犯毒品案件認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之系爭規定侵害17人民受憲法第15條保陣之生存權第8條之人身自由並遠1819反第7條之平等原則爰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理由如下一於88年公布之司法院釋字第476號解釋忽略人民基本權20第I頁共21頁1利之保陣長年受實務及學界之檢討實應予重新檢視行2變更解釋之必要第3頁至第6頁二系爭規定所定死刑j之法律效果直接刺奪憲法第1534條保障人民之生命權參照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除公約下稱公政公約第6條之意旨其當屬對人民生命權之恣意剝56奪顦屬違憲第6頁至第8頁三系爭规定定有死刑或無期徒刑之法律效果屬對憲法7丨第15條保陣人民之生命權及第8條之人身自由最嚴重之限制89應採嚴格審査標準再考諸毒品犯罪之统計及對於重刑化效果之批評系爭规定顯未能通過比例原則之檢驗司法院释10字第669號777號790號解釋參照並已違反罪刑相當1112原則及罪贵原則顯屬違憲第8頁至第19頁13四系爭規定之法定刑僅有死刑無期徒刑未能充分反映不14法行為之内涵顯為立法之恣意而違反平等原則第19頁15至第21頁16丨武基本權遭受不法侵害之事實及所涉之憲法上權利17案情辦要概齡_181920共段摄钦搬纪级士榆21Sfi巍lM22二魅幼aSfe邊iMfl陁诎232425262728丨I碰漏泌iSimMmff2121112二所涉及之基本權一憲法第15條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34障5二憲法第8條第1項前段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6三憲法第7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7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8三按憲法訴訟法苐59條第12項及第92條第2項規定本件應於111年7月4日前聲請聲請人爰於法定期間内向鈎910庭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11參確定终局裁判所適用法規範違憲之情形12聲請人對本案所主張之立場及見解如下.13一於88年公布之司法院釋字第476號解釋耒能就罪刑相當庳貝4以客觀標準審查且過度R缩量刑空間未能確保罪贵原則及個1415案正義而有違反比例原則平箄原則之批評甚至過於以國16民法威情來掸衛特別刑法忽略基本描利的保陳途20年來17其屢受實務及學界之檢討實應予重新檢視行變更解釋之必18要19上開解釋顯未實質進行比例原則審查201上開解釋固揭示應審酌憲法第23條所要求之目的正當性21手段必要性限制妥當性惟細觀解釋及理由書内容其僅一22再強調畲清煙毒條例K即現衧之毒品危害防制铗例23的立法目的顯未實質踐行比例原則審査24乃特別為肅清煙毒防制毒品危害藉以維護國民身心健251康進而維持社會秩序俾免國家安全之陷於危殆因是拔其貽害之本首予杜絕流入之途即著重煙毒來源之載堵2627以求禍害之根絕第共21百而隨即逕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而製造運輸販賣行為乃煙毒禍害之源其源不斷則3流毒所及非僅多數人之生命身體受其侵害并社會國4家之法益亦不能免為害之鉅當非個人一己之生命身體5法益所可比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從而直接得出下述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此等行為之以特別立法嚴厲規範.當已符合比例原則_82許宗力大法官許澤天教授2皆認為上開解释並来實ff進行9比例原則的審査輿檢視強調立法目的i相當重大並不10能當然解免就立法手段應進行實質之比例原則審査尤n其以剝奪人民的生命永久自由權為手段是否能夠有效12地遠成立法目的維護有無立法事實的支撐是否因而對人13民糲利過度侵審若否為什麼沒有手段輿目的如何均衡14皆未見憲法審查的標準與操作15二再觀諸上開解釋之理由書反而見人權保障之標準竟因棋糊16之國民期待及法感情而遭棄守17上開解釋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立法機關本於一定目的對於特定事項而以特別刑法規定特別19之罪刑以別普通刑法於犯罪及刑罰為一般性規定者倘該目20的就歷史淵源文化背景社會現況予以觀察尚無違於國民21之期待且舆國民法的威情亦相契合自難謂其非眉正當...22囡是拔其貽害之本首予杜絕煙毒流入之途即重煙毒來源之习法院择字第669ft許宗力大法官Hffta同意見書第7頁本院旱期之釋芋笫四七六鼉解释曾att法定刑患定1尤不得單以摘人之價偟判撕狹以否定立法之價值糸_其保守的fe度即是出於a怕審查流於人言言殊的考量而邏遴不旎有m突破不過-上述困難毋寧突顯仔探求客概比較準憑以判斯刑费哿醣典否的必要而不應是放棄刑度之q法窭査的理由j許泽天刑法規苑的基本權審查一作為刑事立法界限的比例原則.s法解釋之理琀與實務第7蜱上冊2010年.頁302第4頁.共21頁載堵俾能清其源而遏其流以求根絕茲製造運輸販賣乃煙毒之搞满若任令因循瞻顧則吸食者日眾漸染日深流毒所及非僅多數人之身髏法益受其侵害并社會國家之法益亦不能免此般鑒非遠是對於此等特定之行為嚴予非難並特別立法加重其刑贵自係本於現實之考量______________其認立法目的正當與國民法感情相符即率予承聪重刑化之7合憲性未就保障生命權人身自由的價值進行衡量5且解8釋稱特別立法加重刑責係本於現實的考量然現實上是9否能確實有效達成立法目的個別的生命權自由權價值10何以面對多數人的法威情就完全退讓棄守顢不符現今11我國憲法所揭示之人禮保陳標準12三違憲審査之實逋論燈不應止步於重刑化下的立法形成13承前上開解釋未表明具體審查之標準與操作方式又一味強14調立法目的之重大而逕得出糸爭規定之特別立法予以重刑化15當非個人一己之生命身體法益所可比擬就如何進行衡16量之撿證則付之M如難以捉撲的利益衡量看不出審查的客17觀改長期以來以刑罰作為國家管制手段以及刑度之決定18固多尊重立法形成惟随時間之演進暨法治之發展經近年釋19憲實務業已趨向對特別刑法之重刑規定採取更豬極之審查20除對重刑浮激予以婺示更是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保護的重視21四考諸系爭規定之立法事實於上開解釋至今已有所不同一為22其作成於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下稱公政公約生效23前再者其亦無法符合現行實現實務之人權保障標準司法院241释字第669號777號790號解釋參照且當時作成解釋343張天一對重刑化政菜下阪賣毒品罪之檢討.月旦法學雜达siwow.21年頁4黃舒瓦價值在憲法解釋中扮涑的角色一從釋字苐617號解釋钹起憲法解釋之逻論與資務第6輯上冊_2010年頁196-197第5頁共21頁並未考量個案之審查標準致無具體細緻的審查結論僅抽象以治亂世用重罰之概念為其鸪定合憲之理由實已不符現代人權保障所需廛有補充或變更解釋之必要4二系爭規定所定死刑之法律效果直接剝奪憲法第15條5保陣人民生命權參照公政公約第6條意旨當屬對人民生6命權之恣意剝奪顴屬違憲一憲法第15條明文保障人民生存權但因其規定簡略就其具體意涵及保障範圍應參酌公政公約及國際人權法又公政公約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60國簽署早已具有強10行國際法之地位合先敘明11二按公政公約第6條規定人人皆有天賦之生命權此一12權利應受法律保障任何人均不得被恣意剝奪生命Noone13shallbearbitrarilydeprivedofhislife又國際人播法學14理上大多將第3句理解為恣意剝耷之禁止the15prohibitionofarbitrarydeprivation热為不應受同16條第2句彩響亦即不應牌恣意的涵義侷陕等同於遠法p17換言之對於恣意之解釋應予從寬舉凡剝奪生命的決定18若不適當不符正義要求欠缺可預測性反復無常性與不成19比例性且與英美法中經常使用之未經法律之正當程序說20法同其意義縱使決定合法但只要構成恣意均應屬之21三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於笫36號一般性意見第18頁針22對上述第6條生命權保陣條款之解釋指出I一235.公約第六條第二第四第五與第六項規定了具體的保陣措施以確保尚未廢除死刑的締約國除對情節最重大2425之罪外不適用死刑而對於情節最重大之罪僅在最特26殊的情況下和在最嚴格的限制下適用死刑...27第6頁共21頁35.情節最重大之罪一詞必須作嚴格解讀僅限於涉及故意殺人的極嚴重罪行在第六條的架構内未直接和故意導致死亡的罪行如謀殺未遂賁腐及其他經濟和政治罪行武裝搶劫海盜行為綁架以及毒品和性犯罪儘管具有嚴重性質但絕不能作為判處死刑的理由同樣地有限度地參與或共犯即便情節最重大之罪例如為謀殺提供7實際工具也不能作為判處死刑的理由締約國有義務審8查其刑事法律以確保不對未構成情節最重大之罪的罪名9判處死刑締約國還應撤銷對未構成情節最重大之罪的死10刑判決並採取必要的法律程序對此類罪行已被定罪的11人重新判決12依上開意見情節最嚴重罪行須限於涉及故意殺人的極端嚴13重行為也就是說犯罪行為若非直接與故意導致死亡即使14行為本質相同亦不能作為判決死刑的基礎D另一方面是否15屬情節聂屐重之罪行除判斷是否眉直接故意致死外還須考16董共犯或共同正犯的參輿程度即使兵同犯罪之部分屬於直接17故意致死之犯行但犯罪行為人所參與的程度並非決定性的關18鍵地位者就此情形也不能判處死刑是第35段意見汝楚19確祺有關犯罪參典轾度一事也是死刑量刑時重要的量20刑審酌事項21四上開意見亦經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141號刑事判決22援用铒運输笫一級泰品罪顧然不符合公約所稱情節最嚴重罪23行之情形進而將此部分凍結適用___________________24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就運輸第一級毒品所設之法定刑度為死刑25或無期徒刑關於死刑部分其於公民舆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内26國化後依該公約第六條第二款規定非犯情節最重大之罪27丨不得科處死刑及依人權事務委員會相關解釋所謂情節.第7頁共21最重大之罪限於蓄意殺害並造成生命喪失者方眉之則運輸笫一級毒品罪顯然並不符合上開之情節最重大之情3形該罪有關死刑之處罰雖已形同被凍結但仍不分犯罪情況4及结果如何概以無期徒刑為法定刑立法甚嚴有導致情法失平之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五是上開B際人獾法之解釋亦已為我國實務所引用接受之人襪標準是以就憲法第15條所保障之生命權應以上8開國際人權法之解釋為内容應屬無疑9六.综上所述不論生命權保障及死刑存廢之爭議可知販賣製10造運輸第一級毒品罪非屬情節最重大之罪以死刑為其法定刑已屬於忠意剝奪顯違反憲法第15條及公政公約11112第6條保障人民生命權之意旨應屬違憲13七退步言之系爭規定所定死刑之法律效果亦違反罪刑相當H原則從實證統計上亦無法通過手段適合性原則之檢驗於嚴15格審查標準下亦屬違憲詳如後述16三系爭規定具死刑或無期徒刑法律效果係對憲法第1517條保障人民生命權及第8條人身自由之最嚴重限制應採嚴格審IS査標準再就毒品犯罪之统計及對於重刑化效果之批評系爭規19定未能通過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檢驗並巳違反罪刑相當20原則及罪贵原則顯屬違憲21一系爭规定係對人民人身自由之最嚴厲限制221按憲法第8條第1項前段規定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23保障i參司法院釋字第669號解釋理由書指出限制人身24自由之刑罰乃嚴重限制人民基本權之不得已的最後手段25丨法定刑度之高低應輿行為所生之危害行為人贵任之輕重相26符始符合罪刑相當原則272又系爭規定之法律效果除前述之死刑外為無期徒刑其第8頁共21頁1刑度種類程度涉及人身自由之永恆剝奪當然是針對人身2自由之直接最嚴重之侵害33申言之憲法第8條為人身自由保障之明文規定且因4限制人身自由之刑罰為對人身自由之嚴重限制立法目的除5須符合具備重要特定法益且刑罰手段須符合比例原則之6要求且法定刑度之高低更需舆行為所生之危害行為人7贵任之輕重相符始符合罪刑相當肩則8二系爭规定定有死刑或無期徒刑j之法律效果慮採取嚴格9審査標準就立法事實之調査亦應採取強烈内容審查之10審査密度111司法違憲審查1針對不同之事務領域本於權力分立之考量12所涉及基本權之種類及内涵法律所欲追求之目的性質等要素113我國近年之相關大法官解釋業已發展出寬嚴不同之審查標準14參諸許宗力大法官於司法院釋字669號解釋協同意見書即15表示特別刑法I之重刑規定其性質上是廒峻的例外立法16特別容易產生重大違反體系的償值判斷應採嚴格審査標準17182又系爭規定係對人民之生命權人身自由核心内涵的直接嚴19重剝奪是以不論從基本描侵害的種類範圍.事務領域20權力分立角度違反一般刑法體系正義的例外規定等考量21皆應採取最嚴格之審查標準故在立法目的上應在追求特別22重要之公共利益且手段必須是最小侵害而在立法事實之調23查上應採取強烈内容審查之審查密度24三毒品犯罪率始终未予降低顧見系爭死刑或無期徒刑之重25刑規定根本無助於立法目的之達成違反手段適合性原則55司法院釋宇第S69號許宗力大法官解釋硌同意見書第3頁第9頁共21頁1就系爭規定之立法目的已如释字第476號解釋所述然盔2爭規定應係抽象危險犯之規範糢式主要目的在保護不特定3多數人的生命身體舆健康惟涉犯系爭規定箄行為是將舂品帶進消费者可得支配的範圍内基本上並未直接侵窖到45嫌買者的身艘健康更来實y侵害到不特定多數人的身體健6康72經查系爭規定之立法沿革及法定刑如下162年戡亂時期肅清煙毒條例第5條第1項刑度係唯89一死刑280年肅清煙毒條例第5條第1項刑度為死刑或無011期徒刑386年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刑度為死刑1213或無期徒刑處無期徒刑者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14498年修正提高無期徒刑得併科二千萬元以下罰金155108年再提高無期徒刑得併科三千萬元以下罰金16丨17就此可知除80年修正唯一死刑之規定外_迄今之修法均以18死刑或無期徒刑i為基礎屢屢再予重刑化立法意旨既在19肅清煙毒防制毒品危害則有必要參諸實證統計以瞭解20其實際效果3參照内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編製之109年中華民國刑案21統計第30-31頁206頁100年至109年之毒品犯罪部2223分之刑案統計資料製表如下歷年毒品犯罪之發生率發生件數及嫌疑人數100年101年102年103年104年發生率198.33189.09163.94171.90211.30件十萬人n38369發生件數45999440014013049576嫌疑人數4887547043432684126553622第10I共21頁107年105年106年108年109年發生率233.34248.41235.28199.33192.90件莫人口發生件數5487358515554804703545489嫌疑人數3288862644591064913147779為清楚表示毒品犯罪之發展趨勢再將上表製圖如下70000300i60000L25050.00020C40000t130.000100200005010.00000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R0發生件數-----縑人數-------發生丰23由上開實證資料顯示由100年至109年的统計趙勢可知4毒品犯罪之發生率發生件數嫌疑人數箄統計不僅無下降5趙勢103年至106年間發生率及發生件數更大幅攀升64值得注意的是104年立法院認第三级及笫四級毒品有日益范7灌趙勢為求嚇阻分別提高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笫4條8第3項及第4項之聂低法定刑但從上述统計可知對早已9失衡之重刑化立法而言再提高法定刑也無法收犯罪防制10之效115由上可知重刑化之制鈸規範嚴重欠缺規範之實效性及實證12的科學性支持學者王皇玉即於論販賣毒品罪6第265-26613頁指出14從资證調査研究可以得知彩響一個人是否從事販费舂品行6王皇玉泠販責喜品罪政大法學評論笫M助2005年頁225-275311S21S1為被列入考量的因素主要在於被抓風險的高低犯罪獲利大小以及犯罪人本身射於供烚毒品行為在道德上的自我譴贵程度至於重刑戚姑往往並非考慮的重點此外德國亦有實證研究指出真正能夠減少舂品在社會流通的關鍵應該在於犯0罪迫訴的效率而非刑罰的輊重因此重刑化刑罰的威姑作6j對於电阻販贵喜品行為其實是有限度的...___________6又學者張夭一亦指出刑法烚予製造運輸或販賣毒品者越18j嚴重處罰時固然降低供給者意願然供應量減少市場價格9隨之升高願意承擔較大風險的毒品供應者獲利程度也增加10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高獲利而吸引另一批人從事供龐舂11品之行為是否必然消弭毒品相關犯罪仍存在著不少疑問712觀察歷年毒品犯罪统計亦可得出相同結論137系爭規定固以重刑化抽象危險犯之模式目的在保護不特定14多數人的生命身體與健康為肅清防制毒品危害惟由前15述實證數植顯示多年來毒品犯罪不僅未有穩定下降甚至16中間還有攀升現象犖者亦指出以重刑化的立法防制喜品rl犯罪理鑰面言不僅毫無依據反而存在不少質疑就此可1718知-娓範的重刑設計於嚴格審査揉準下系爭規定已無從19遠其目的而顧不該當手段適合性康則之要求20四系爭規定不論行為人犯罪情節桠重一律為死刑或無期徒刑21之規定有違罪刑相當原則顯違反憲法第23條比例原22則而違憲1如前所述前述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笫141號刑事判決2324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不分犯罪情况及結果如何概以無期徒刑為法定刑立法257張天一择字JP四七六號觯釋的a珠之试一试铪毒品犯罪之相關問月旦法學轅达笫103期_2003年頁17712頁共21頁甚嚴有導致情法失平之虞針對特別刑法不論行為人犯罪情節之輕重均科以死刑或無期徒刊致罪刑不相當顯違反憲法第23條之比例原則L按司法院釋字第669號解釋就搶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058條第1項定是否法定刑過重侵害憲法第8條人身6自由之問題認為7惟系爭規定所禁止製造運輸販賣之客體相對廣泛一8部分殺傷力較低之空氣搶亦在處罰範圍内基於預防犯罪9之考量立法機關維得以特別刑法設置較高之法定刑但其10對構成要件該當者不論行為人犯罪情節之輕重均以無期11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度自由刑相繩未能具體考量12行為人違法行為之惡害程度對違法情筘輕微顯可憫恕之13個案可能構成顳然過苛之處罰而無從兼顧會皙正美...14倘人民僅出於休閒娛樂等動機而改造合法之空氣搶雖已15達殺傷力標準但若其殺傷力甚微對他人生命身體自16由財產等法益之危險甚低或有其他犯罪情節輕微情況i17法院縱適用刑法笫五十九條規定酌減其刑最低刑度仍遠二18年六月以上之有期徒刑無從具體考量行為人所應負贵任之19輕撤而為易科罰金或緩刑之宣告尚嫌情輕法重致罪贵20與處罰不相對應...212次按司法院釋字第790號解釋理由書就毒品危害防制條22例第12條第2項意圖供製造毒品之用而栽種大麻罪23認其法定刑違反罪刑相當原則侵.害憲法第8條人民人241身自由251惟系爭規定一所稱栽種大麻其具體情形可包含栽種數26量極少至大規模種植之情形涵蓋範圍極廣基於預防犯罪之考量立法機關雖得以特別刑法設定較高法定刑但其對丨27第13頁共21頁構成要件該當者不論行為人犯罪情節之輕重均以5年以2上有期徒刑之重度自由刑相繩法院難以具體考董行為人違法行為之危害程度對違法情筘輕徽之個案例如栽種數量丨槿少且僅供己施用等縱进用刑法第59絛规定酌減其刑聂低刑度仍遠2年6月之有期徒刑無從具II考量行為人所應負贵任之核微為易科罰金或緩刑之宜告尚嫌情糙法67重致罪贵舆處罰不相當可能構成顯然過苛之處罰而無8從兼顧實質正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3是以對照同樣是保護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身體安全之搶項管制以及相同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規定大法官已清1011楚揭示不論犯罪情節糙重一律處以相同重刑1無從兼顧實質正義且縱適用刑法第59條規定酌減其刑仍有1213違罪刑相當原則尤有甚者不只栽種大麻有供自己施用醫療目的之少量栽種行為販賣毒品犯罪亦有小額販賣或藥14物交換網絡根植英B成扇斯犯罪調査有54施用毒品者15舂品來通為朋友而非舂枭此種熟人輳物交換網絡是為了避1617免接觸真正基力犯罪者亦降低被捕風險而彼此互通有無18已為晚近犯罪學所認識然而此種小額或互惠之毒品供給卻一律被認定為販賣毒品罪以無期徒刑為最低之法定1920刑214就此系爭規定一律處以死刑或無期徒刑之僅化重刑未能22其艟考董行為人違法行為之惡害程度對違法情節輕微期23可憫恕之個案搛成顧然過苛之處罰應違反罪刑相當原則2431又比較轉讓第一級毒品罪j刑度顯見系爭規定法定刑有失25均衡5秫值饯.減刑规定與罪則相當原則從样芊第790蚝反思重刑化的鮝品政策月旦事法杩咅第45M.2C20年.頁17-28-第14S共21頁11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8條第1項規定轉讓第一級2毒品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3萬元以下罰金42比較系爭規定與轉讓第一級毒品罪之規定構成要件為轉讓與製造運輸販食之差異法定刑卻天差地5別單以轉讓毒品行為之性質觀之行為人同樣無法控67制毒品可能造成的損害程度與範圍遑論營利本身的概念並不具有負面的儐值判斷結果且實務上論斷製造及運89輸行為並不以營利為限然而縱就損害的範圍與程10度未見顯著差異法定刑即由7年以下有期徒刑層升至無11期徒刑或死刑實難通過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檢驗I124再從實質上法益侵害的態樣相較系爭規定之重刑均遠重於13一般刑罰規定而顯未符體系正義141就與其他刑法條文之比較可參照如下條文15a.對於直接侵害生命身體法益的實害犯最嚴重的是刑16法第271條殺人罪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17徒刑或死刑18b.對不特定多數人生命身體徤康法益之侵害刑法19第185-1條劫持交通工具罪則處死刑無期徒刑或20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1c.以危害不特定多數人徤康之行為觀之刑法第191-122條流通含品下毒之罪I之法定刑為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3致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24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52反觀系爭規定對於一本質上僅帶給不特定人之生命身體s張夭一釋字第四七六St解釋的遺珠之嘁一試货毒品犯罪之相M閃趨月旦法學雜誌笫103期2003年頁178.第15頁.共21頁1徤康抽象危害的販賣毒品行為既未實際連結造成他人死亡2重傷之結果卻被科以剝耷犯罪人的生命或终生自由的方式處罰學者王皇玉亦指出如此的刑罰規定實已形成刑法3.I4整艘規範内部償值之高度不一致性違反饉系正義至明W5如此的刑罰規定顯然形成刑法整體規範内部價值之不一致性因為毒叛將毒品版賣給頁受人所受到的處罰比直接殺67死W受人還嚴属這樣的刑罰規定已足以使社會大眾的法8情鈍化且對於不法行為的受程度混淆到無法分辨到底是殺人行為還是販脅舂品比較值得非難_________________93爯以藥事法笫83條販賣供應偽藥或禁藥罪為例第1011項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12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3得併科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下罰金笫二項犯前項之罪14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德15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16得併科新臺幣七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金I其與本件系爭规17定保護法益相類但就速已發生致死致重傷之具體結果18法定刑亦僅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遠遠低於系爭規定之死刑19或無期徒刑足徵系爭規定之重刑已然違反體系正義5系爭規定單純以毒品分級為依據之作法使得法定刑度20丨無法與販賣毒品行為的不法内涵取得合理的連結而未能對應2122不法的程度亦有違罪贵原則231學者張天一有認為目前毒品分級上主要是以成瘾性j24作為區分楳準在毒品成治工作上自然需要考慮到成痛性25高低的差異而給予不同之矯治方式然以成癮性之高低來10王4玉掄fR食喜品罪節妹政大法學怦馀第84期2005年頁261263116頁.共21頁1作為系爭規定在處罰輕重上之衡量標準即值得商榷成癮2性較高的毒品價格固然可能較高然来必等同於對人體健3康的傷害越大或引發犯罪的機會越高毒品的成癍性與施用4或叛賣毒品所造成的危害性之問是呈現正比的說法目前並5沒有足夠的理論根掖或實證資料來支持62系爭規定以單一的分級方式一體適用於所有的毒品犯罪7並以此作為處罰刑度的差異將管制摞準及1處罰標準8浞為一談亦忽略個別毒品犯罪所具有的本質差異申言之9法定刑度無法輿販费秦品行為的不法内涵取得合理的連結10顯然違反罪贵原則113同時僅以毒品分級作為刑度之區分標準不僅欠缺合理性12且刑度設計亦過於嚴苛大幅壓縮法院的裁量空間又忽略13販t毒品行為現實上所具有之多樣性銷售之大盤商組織14之負贵人箄毒枭i卻輿銷售辣尾端或偶發性之兜售者15立法上均給予相同之法定刑度導致個窠中的罪刑不相當16更有違分配正義使罪責不具對稱性比例性以17另查司法院106年10月18日曾舉辦販f毒品案件量刑18趨勢建議焦點團艏會議其新聞稿即表示_______________19焦點團體檢視目前實務上販賣毒品案件的量刑現象發現因20販賣畚品罪之法定刑度偏重且對於供出毒品來泺因而查獲21其他正犯或共犯者及於偵査及審判中均自白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笫17條笫12項設有滅鲤其刑的規定故相較於其2223他犯罪類型販毒案件的判決較常出現宜告刑低於法定刑之張天一檢阪賣毒品雅在立法及適用上之問題節錄令原財熳法學第24期_2010年188-189張天一诒販賣毒品罪在立法及適用上之問題f凍财烛法學第24期2010年頁196M992UU王皇玉.论販賣I品罪.政大法半烀論第84期2005年頁230第17頁共2i頁情形2顧見實務運作上系爭規定顯已嚴重造成了量刑的問題瘦3犯系爭現定窠件慣常出現宜告刑低於法定刑之情形正是因4為规範過苛過重導致情輕法重個案中根本難以適切的量5刑若此如何能夠符合罪刑相當性而犧牲掉的便是個6案中的正義及人民之權利76系爭規定業已違反罪刑相當原則而違憲且不因有司法個案衡8平調整機制而影響其違憲結果91如前述司法院釋字第669號解釋清楚地揭示倘法定刑之10規定對違法情節輕微顯可憫恕之個案即使有適用刑11法第59條規定酌減其刑仍無從具體考量行為人所應負12責任之輕微性不免於罪貴不符之違憲結論132以大多數涉犯系爭規定之案件為例行為人僅為下游的販賣14者所販買之毒品數量甚為有限甚至多有僅是將原欲自行15施用之毒品轉賣以供他人消解毒瘾之用D此時對其論以16最輕法定刑度之無期徒刑即凸顯罪刑不相當之情縱依17刑法第59條之規定酌減至多仍達15年徒刑以上之重18刑實無從對應個案中極其輕微之態樣而顯違反罪責原19則203再者縱使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定有供出21上游以及第2項自白之減刑規定然而此類規定之刑事22政策基礎不同所涉不確定因素甚多且本質上亦非犯後態23度審酌無解消系爭規定違反罪刑相當原則之可能244再誠如司法院釋字第646號解釋中李震山林子儀前大法25官之不同意見書亦表示如刑罰酌減設計更繫諸個案執張天一拚版賣毒品痄在立法及適用上之原財块法學24期_2010年頁197第18頁共21頁1法者的裁量易形成執法或審判差異之結果____________2刑事訴訟法關於微罪不舉緩起訴以及刑法關於刑之酌3減緩刑等規定作為避免過苛刑罰發生之方法多數意見4所以作此補救之解釋惟不論是適用多數意見所指之刑事5訴訟法及刑法規定或採取上述限縮適用系爭規定之方法6终究蘩乎執法者與審判者個人主觀上之善意栽量且有可能7形成執法或審判差異之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刑法第59條酌減機制應是法院就個案依罪責原則9與量刑參酌發現刑罰仍屬過苛時方予適用用意應非在10救濟立法者的法定刑設計不具憲法正當性的問題m11四系爭規定之法定刑僅有死刑無期徒刑未柜充分反映不法12行為之内涵顴為立法之恣意而違反平等原則一憲法第7條平等原則係追求實質平等之保障違反恣意1314禁止即屬違反平等原則司法院釋字第485號解釋以降15便以恣意禁止原則為基礎認立法者倘為差別待遇決定需本16於憲法價值體系提出合乎事理之依據17二學者法治斌早就點出針對戡亂時期肅清煙毒條例所為販賣毒18品者一律處死不問犯罪情節或賁害輕重概以單一酷刑處理19之規定並非實質之平等反觀系爭規定同樣是特別刑法20同樣不問犯罪情節或實害輊重一概以唯二酷刑如同前述違21反罪刑不相當之徐後同檨無法通過不箄者不箄之I的實質22平箄要求而此正是罪刑相當的基本要求23三我國歷來釋憲實務既已指出不論實質正義及個案情形一律24處以割一之處罰方式顯屬違憲許澤天刑法規苑的基本權審查一作為刑事立法界限的例原則憲法解釋之理输與賞務第7輯上冊2010年頁308法治斌.司法審查中的乎莩栊一建械雙重基準之砑究節綠人文及社會蚪學第S卷冢1期1996年頁35-50.第19頁共司法院釋字第641號解釋理由書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以草一標準區分違规情筘之輕重並植以計算蜀鍰金額如此23劃一之處罰方式於特殊個案情形難免無法兼顧其實質正4義尤其罰鍰金额有無限擴大之虞可能造成個案顯然過苛之5處罰致有嚴重僅害人民財產獾之不當後果立法者就此来設適當之調整機制其對人民受憲法笫十五條保障之財產權所為6丨7限制顧不符妥當性而有違憲法第二十三條之比例原則8司法院釋字第471號解釋理由書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槍砲彈藥刀械營制條例第十九條第一項之規定不問行為人有10無預防矯治其社會危險性之必要一律宜付強制工作三年拘11東其中不具杜畲危險性之受處分人之身逋自由部分其所採12柑施輿所欲速成預防矯治之目的及所需程度不合憲法笫二十13三條所定之比例原則上開解釋均已指出儂化之處罰保安處分規範以單一標1415準劃一之處罰方式於個案情形將無法兼顧實質正義如前16述在個窠中因僅化的法定刑壓缩了法院的個案針封不法17情節的董刑空間法院實無從依植毒品的董販賣的次數金18额是否基利販t對象等具II且清楚的劃分出刑度即無從19依搲不同類別規範對象予以不同處理亦有違實質平箄康則20四誠如許宗力大法官於釋字第669號解釋協同意見書指出笠21別刑法重刑化的立法應採取蕨格的審査標準及審査密度系22爭規定定有死刑無期徒刑除使法定刑過苛違反罪刑23相當性外因系爭制裁規範之规定未能以客觀樣準區別行為i24不法内涵使個案中法官来能具碰考董行為人行為之惡害程度25其至對遠法情節梃微顯可憫恕之個案僅艇科處過苛之死刑26或無期徒刑之法定刑此除剝奪法院刑罰裁量之權限外亦属27立法之懈念唯二酷刑之規定無從兼顧個案正義實違反恣21-211意檗止康則而輿憲法笫7裱平箄原則相遠2肆结掄3本件系爭規定即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規定製造4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侵害人民依5憲法第15條保障之生存權第8條之人身自由並違反第76條之平等原則而違憲敬請鈞庭宣告其立即失效此致憲法法庭公鑒中華民國111年I月4日具狀人设據清單聲證確定终局裁判案號之影本ddtbTILdd第21頁共21頁","doc_att_category":1},{"doc_att_id":438374,"doc_id":348427,"doc_att_group":"openAtt1","doc_att_type":3,"doc_att_title":"倪永生1120220憲法裁判審查(補呈理由)狀_OCR","doc_att_content":"/uploads/docAtt/e51b7ea9-e6d3-46f4-9ce6-ecd91fe69214.pdf","doc_att_content_real":"倪永生1120220憲法裁判審查(補呈理由)狀_OCR.pdf","doc_att_sort":1,"doc_att_size":null,"doc_att_note":null,"doc_att_txt":"度字第4號承辦股別案號訴語標的新臺幣元金額或價額依序填寫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或營利事業統一編號性別出生年月日職業姓名或名稱住居所就業處所公務所事務所或營稱謂業所郵遞區號電話傳真電子郵件位址指定送達代收人及其送達處所鄭攸汆t是否聲請案件進度線上查詢服務聲請本服務請參考網址httpcpor.judicial.gov.twcj否是以一組E-MAIL為限電子郵件位址送達代收人送達處所如依法得保密其住居所或認上開逐一分項記載有危害其安全之虞者得陳明其理由並記載送達代收人或送達處所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或營利事業統一編號性別男女生日職業住郵遞區號電話傳真電子郵件位址送達代收人送達處所0006872羊咖IbiMMMmMJjMMMiite边f已參战触iii產座麵魏即丨丨丨聋制欧fci衡_茏給1遂货fMil畲羞.謎k葬3欲以倒lUJ____________________齡款刹tt繼ftil紅__________备泛沱丨峨致台t言I观號兩i缺to辨賴抑史名尼者的4餘制案丄做弟LnI决I求良么告乏Q足已失奴wmutii牡钱號发童遠數鲒蠢1後登矗紋喷M更雀款勒.售職車_木繼遗規IJ这蜜紅為紅糾凰说叫41洽上铽泷號袖咖说總6Limm丰J銀侈JI條1項夫晚碰縱銳葉敲.赫人民义麵由摄艮ilMi魏.會Mi戎銳獻式槪e叙赛晚保障丄身自由歡乃ia3M-紐.酿UMMtMisims轉额孓許恨_1脉配碰钿J鍵4碰後糊絲罐ulM鉍E右灰额ff後tIM删拓kkkAMtnimpjthLMMi.樣攻餐紐1之宣皂.A供玦f未武这i邮尖奴獅劫i繁逍1丨成乐制錄贪集nfe泉A無物從搞許i参黎使.奎惟链.仍舰紐齟多定飾载利的遍鬼这速fe違寮.情扔睡fel姐丨危舍桃條创糾I凳丨1氣li午办fj論榷I鸫鱼娘-論j無翻舰成齡授__上认fM楂似關絲尬皤fH欲射.MmMMMklMMMi2良就羊惶不A么b4Bfc.H尼害M制緣制孝4I項唼il晝乂渲皂冰寞魯棄.兹是11會f载丨Mi藥我丨i人摄uffjgorS-5rrrs謀urA二up十襄二1公黎K5rru證物名稱稱及件數中華民國年2月2.0曰in具狀人簽名蓋章It.17撰狀人簽名蓋章彳零攀","doc_att_category":1},{"doc_att_id":438375,"doc_id":348427,"doc_att_group":"openAtt1","doc_att_type":3,"doc_att_title":"倪永生1120511(補呈)憲法法規範審查狀_OCR","doc_att_content":"/uploads/docAtt/754adbcd-1c38-4fa6-a083-00339d9fd045.pdf","doc_att_content_real":"倪永生1120511(補呈)憲法法規範審查狀_OCR.pdf","doc_att_sort":2,"doc_att_size":null,"doc_att_note":null,"doc_att_txt":"112512l號解Ji篆表法规4是狀1iA案號度查上更第夕丨號承辦股別訴兹標的新臺幣元金額或價額依序填寫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或營利事業統一編號性別出生年月日職業姓名或名稱稱謂住居所就業處所公務所事務所或營業所郵遞區號電話傳真電子郵件位址指定送達代收人及其送達處所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或營利事業铱一鲲號性別女生日職業住獻生郵遞區號電話傳真是否聲請案件進度線上查詢服務刊人聲請本服務請參考網址httpcpor.judicial.gov.tw否是以一組E-MAIL為限電子郵件位址送達代收人送達處所如依法得保密其住居所或認上開逐一分項記載有危害其安全之虞者得陳明其理由並記載送達代权人或送達處所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或營利事業統一編號性別男女生日職業住郵遞區號.電話傳真電子郵件位址送達代收人送達處所0012521a鄭找灣教邊4私I孩身fi誠aJ喊酬勸ltJl翁1麻生卿赛4祕丨4_卜3蛛遠1之命補l綠旬遂叫缉讀i政衰宅紗坡ff適取竣嫂氣微伽y顏馈4獅人____________I品絲_舶丨f4姝赛碭雙丨敗健識您糾1拍乜_雜適_丨戎和脉热_減勒着_爆丨跑3麵鄭砂卜号默辟1激桃iSl法薄時輔叱目电撬jtlMfli4xntlfiii3q二务鐵械7雜邀MISIajMLir成乂下阆泰晚1恍to指木濟摻赛於丨迂糾iM雇制I敗洛因之所竭义IieAkjjiSriL0012521偷巧火H奋分觀刈说i释亦i高猢n乂她已一妓AJ司鳴涵設錄犯鮮1说備見42外权胤f滅輕刑命被M就4竹滅出戔2it_鄭綱敏磁性聽im於纖轉秘3iPMrubiMWnim從其給兄附推不如imv々顿後会嘴攸此泛孩泪細vt誤觸褚贪廷轉i丸勒細3鬆从诂畫砰禮塌1為烈gif_彳f生其趣j祕偽_又敗1之品福f跑t你勢j兩老t敗愉粒贼mmm7mmwmikmm璿人泰iil是泰脅减炙的本M处列或無期徒M使永_床迄-遵非f文個I砷囔泷外31不則昶稹則約乏雜題粮綠.品絲齡丨威叫缘n_实綠焱來獅勤头犯成等成後秦中包b乏趙急時缓力柿办奸就彔抽上b本叫孙列無期被列來加x科叫无I酌外i等外成酌減伽1响庄to偷妓細物酬外-兔紙一0003468ft吭fern檢獻大之獅辦i係功惠_馼顱叩m憤通岸喊fi切准斯滅則丨访刈斫知kMMpiit说嫩無紛齡間激咖fe请不7以令.MixhMiMhKRmtihrji司疚Mg躲本洗絶對4彳lil采gUitifim.MmnmttM離丈許Sjl邱亭人域琳又鱼是叙辑則戏导為龜表t李丨丨欢人柴人Jnmi壬祕知遍魏M繼请辦細峰傲h-l二I.fe灣备等來持j吣年度上一疼第对孩則皋列衣pixnv-Ky-7try1iLJljVy稍告鴦拳人泰备金為讲其人身松為冕te同fe-决敗I争-减t歉知搞品收制lb也Sri----才--1------7--1----7---r-漆晚判1_欲糾1斗n而雜薄Ik概生物M---ry---細M鋪尺作柯人成4碰协糾mmmsMAt雙1成f畫細..1-sj-JfMjM象平MMfM戚制落m乂务句由M急畫成轉轉寧2球L例Mil仪九政疼齡_y._f_a.從iiy狀.公鑒h兔一7--證物名稱及件數曰中華民國又年月备名具狀人视永渔蓋章0012521","doc_att_category":1}],"videos":[]}
回到頁首
判決
公開書狀
言詞辯論或說明會
終結案件查詢
法令查詢
平台服務
智慧客服
關鍵字
搜尋
中文版
English
關於憲法法庭
組織
沿革
現任大法官
歷任大法官
任命與任期
職權
認識憲法法庭
大事紀要
審理程序
憲法訴訟制度概述
聲請類型
法規範憲法審查
人民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
機關爭議案件
地方自治保障案件
總統、副總統彈劾案件
政黨違憲解散案件
統一法律及命令案件
審理程序
常見問答及指引
常見問答
聲請擔任法庭之友指引
無資力人聲請憲法法庭選任訴訟代理人指引
審理中案件聲請閱卷指引
案件終結後卷宗閱覽之聲請程序
聲請旁聽憲法法庭注意事項
訴訟聲請
聲請指引
聲請注意事項及自我檢核
書狀規則
書狀格式
書狀範例
電子訴訟平台
司法院電子訴訟文書(含線上起訴)服務平台(憲法訴訟)
解釋及裁判
裁判
判決
實體裁定
程序裁定
程序裁定案件列表
憲法法庭裁定
不受理裁定
其他裁定
審查庭裁定
不受理裁定
其他裁定
解釋及不受理決議
解釋
不受理決議
終結案件查詢
裁判公告
系統說明
查詢服務
當事人案件進度查詢
行言詞辯論或說明會之案件資訊
言詞辯論案件庭期表
審理中之言詞辯論或說明會案件
曾行言詞辯論或說明會,裁判已宣示或公告之案件
公開書狀案件
公開書狀之案件全覽表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尚未受理)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受理)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結案)
法庭之友
公開書狀未滿2個月
另經憲法法庭公告
相關法令
法令查詢
統計
憲法法庭統計年報
案件收結統計月報
民國114年(2025)
民國113年(2024)
民國112年(2023)
民國111年(2022)
公務統計報表查詢
民國114年(2025)
民國113年(2024)
民國112年(2023)
民國111年(2022)
訴訟新制前各年度統計報表
統計年報
統計月報
民國110年(2021)
民國109年(2020)
民國108年(2019)
民國107年(2018)
民國106年(2017)
民國105年(2016)
民國104年(2015)
民國103年(2014)
民國102年(2013)
民國101年(2012)
民國100年(2011)
民國99年(2010)
其他各式統計報表
統計圖表
統計專案分析及通報
出版品
憲法法庭裁判彙編/大法官解釋彙編
憲法法庭裁判彙編/大法官解釋彙編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中譯版索引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
其他出版品
引用兩公約之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裁判
新聞及公告
全部公告
新聞稿
案件訊息
公示送達
徵人啟事
憲法法庭相關資訊
111年1月4日前公告
新聞稿
解釋快訊
不受理決議快訊
案件訊息
一般公告
107年前公告
交流活動
各國憲法法院網站
國際法學交流
專題演講
學術研討會
活動訊息
研討會資料
參觀憲法法庭
網路報名系統
影音專區
全部影音
說明會
準備程序
言詞辯論
宣判
記者會
會議及演講
其他
回首頁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