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法庭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但不影響網頁內容陳述,如開啟JavaScript,可得到視覺與特效的最佳瀏覽
列印功能:請按下ctrl+P開啟列印視窗,或由工具列中選擇列印功能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請按鍵盤上的Ctrl鍵+ (+)鍵放大/(-)鍵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司法院及所屬機關清單
司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行政法院
懲戒法院
法官學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
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
福建連江地方法院
fb
youtube
關鍵字
搜尋
清除
熱門關鍵字:
不受理決議
裁定
判決
審查程序
行政程序
言詞辯論及說明會
close
關於憲法法庭
組織
沿革
現任大法官
歷任大法官
任命與任期
職權
認識憲法法庭
大事紀要
審理程序
憲法訴訟制度概述
聲請類型
法規範憲法審查
人民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
機關爭議案件
地方自治保障案件
總統、副總統彈劾案件
政黨違憲解散案件
統一法律及命令案件
審理程序
常見問答及指引
常見問答
聲請擔任法庭之友指引
無資力人聲請憲法法庭選任訴訟代理人指引
審理中案件聲請閱卷指引
案件終結後卷宗閱覽之聲請程序
聲請旁聽憲法法庭注意事項
訴訟聲請
聲請指引
聲請注意事項及自我檢核
書狀規則
書狀格式
書狀範例
電子訴訟平台
司法院電子訴訟文書(含線上起訴)服務平台(憲法訴訟)
解釋及裁判
裁判
判決
實體裁定
程序裁定
解釋及不受理決議
解釋
不受理決議
終結案件查詢
裁判公告
系統說明
查詢服務
當事人案件進度查詢
行言詞辯論或說明會之案件資訊
言詞辯論案件庭期表
審理中之言詞辯論或說明會案件
曾行言詞辯論或說明會,裁判已宣示或公告之案件
公開書狀案件
公開書狀之案件全覽表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尚未受理)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受理)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結案)
法庭之友
公開書狀未滿2個月
另經憲法法庭公告
相關法令
法令查詢
統計
憲法法庭統計年報
案件收結統計月報
公務統計報表查詢
訴訟新制前各年度統計報表
統計圖表
統計專案分析及通報
出版品
憲法法庭裁判彙編/大法官解釋彙編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
其他出版品
引用兩公約之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裁判
新聞及公告
全部公告
新聞稿
案件訊息
公示送達
徵人啟事
憲法法庭相關資訊
111年1月4日前公告
新聞稿
解釋快訊
不受理決議快訊
案件訊息
一般公告
107年前公告
交流活動
各國憲法法院網站
國際法學交流
專題演講
學術研討會
活動訊息
研討會資料
參觀憲法法庭
網路報名系統
影音專區
全部影音
說明會
準備程序
言詞辯論
宣判
記者會
會議及演講
其他
公開書狀案件
首頁
>
查詢服務
>
公開書狀案件
>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結案)
111年度憲審字第15號
EN
異常排除說明
檢索操作手冊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e
plurk
twitter
列印
:::
案號
受理日期
聲請人
案由
書狀
主案
:::
案號
111年度憲審字第15號
受理日期
2022-06-29
聲請人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家事第一庭敏股法官
案由
為審理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111年度婚字第53號請求離婚事件,認應適用之民法第1052條第2項但書規定,有牴觸憲法第7條、第22條及第23條規定之疑義,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
案件公告
書狀
聲請人聲請書、補充聲請書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家事第一庭敏股法官1110610法規範憲法審查聲請書_OCR
言詞辯論
言詞辯論影音
說明會
說明會影音
宣示判決影音
主案
110年度憲三字第5號(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家事第一庭敏股法官)
{"news":[],"pub_news":"","oral_debate_video":"","briefing_session_video":"","declare_judgment_video":"","atts":[{"doc_att_id":372758,"doc_id":341492,"doc_att_group":"openAtt1","doc_att_type":3,"doc_att_title":"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家事第一庭敏股法官1110610法規範憲法審查聲請書_OCR","doc_att_content":"/uploads/docAtt/537ae0fd-4bd7-4b16-9308-1fc992a10d8f.pdf","doc_att_content_real":"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家事第一庭敏股法官1110610法規範憲法審查聲請書_OCR.pdf","doc_att_sort":0,"doc_att_size":null,"doc_att_note":null,"doc_att_txt":"惠法法庭收文法規範憲法審查聲請書m6.20聲請人憲字第丨67號1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家事第一庭敏股法官茲依憲法訴訟法第55條之規定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二條第二項但書應受達憲宣告並自本判決宣示或公告之日起失效審查客體及所涉憲法條文或憲法上權利審查客體民法第1052條第2項但書規定但其事由應由夫妻之一方負責者僅他方得請求離婚所涉憲法上權利憲法第7條平等權第22條婚姻自由權聲請判決之理由按各法院就其審理之案件對裁判上所應適用之法律位階法規範依其合理確信認有牴觸憲法且於該案件之裁判結果有直接影響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憲法訴訟法第55條定有明文是依上開規定聲請人於審理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111年度婚字第53號離婚等事件下稱系爭事件時對所應適用之民法第1052條第2項但書規定下稱系爭規定依聲請人之合理確信認系爭規定牴觸憲法第7條第22條之規定應屬違憲且系爭規定違憲與否對系爭事件之裁判結果有直接影響詳後述爰向大院憲法法庭聲請宣告系爭規定違憲之判決應受審查法律位階法規範在裁判上適用之必要性一案件事實系爭事件原告起訴主張略以兩造於西元1991年間結婚婚後育有2子1女均已成年然近20年間因被告善妒易怒爭吵打罵不斷並因家暴傷害案件多次對簿公堂兩造間徒有夫妻1之名而無夫妻之實2021年5月16日兩造又在高雄市大寮區住處發生爭執被告竟链賴原告對其動手實則是被告打原告但檢察官不清楚是非曲直竟將原告起訴是雙方之婚姻實無從繼續爰依照民法第1052條第2項規定請求法院判決離婚聲請人本於事實審之職權經請兩造提出事證並多次勸諭兩造能否和解無果後認定原告之主張除兩造間確有長期之家暴傷害等案件外其餘均未能提出事證而被告於訴訟中亦自承長期遭原告家庭暴力因為有身心障礙手冊是為了要生活費才履行夫妻義務之前也有要提離婚是原告不要現在要離婚被告沒有辦法生活等語從而兩造間當已有民法第1052條第2項本文所定之難以維持婚姻之重大事由存在無疑惟依據迄今之全部卷證本院認本件兩造婚姻存有無從回復之重大破綻係因原告長期對被告為家暴行為除曾三度經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本院核發保護令在案外原告並因家庭暴力之傷害案件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經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判處罪刑確定從而此一重大事由係應歸責於原告二系爭規定在系爭事件適用之必要性兩造間確實存有難以維持婚姻之重大事由而符合民法第1052條第2項本文之離婚事由已如上述然此一重大事由聲請人認可歸責於原告倘系爭規定合憲聲請人即無為其他判決之可能僅得依系爭規定駁回原告之訴反之倘系爭規定經宣告為違憲失效聲請人即得依據民法第1052條第2項本文規定判決准許兩造離婚故系爭規定即對系爭事件之裁判結果即有直接影響客觀上形成確信其違憲之法律見解就此部份應先陳明者為聲請人前已認系爭規定違憲而於憲法訴訟法施行生效前後分別向大院憲法法庭聲請解釋2憲法及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並經大院憲法法庭分別以110憲三字第5號第32號111年度憲審字第5號受理在案是以下之論述除如本件聲請之補充外均與先前之聲請書補充理由書之記載一致尚請大院卓參壹系爭規定侵害人民受憲法第22條保障之婚姻自由權一婚姻自由之憲法上基礎為憲法第22條二系爭規定之意涵以上均參見聲請人先前之聲請書補充理由書三系爭規定既係限制人民之婚姻自由則自當依據憲法第23條規定審視其限制之合憲性就系爭規定之審査標準立法目的之審查請參見聲請人先前之聲請書補充理由書就系爭規定此一手段與目的間之關聯性之審查上系爭規定係要求法院於個案中判斷兩造之何者對於婚姻之重大破綻較可歸責此一問題在家事實務上常見兩造多以我會跟其他人聊天聊到半夜都是因為他都只顧工作不理我都是因為他工作賺錢都是自己亂花光我才只好每天發給他零用錢作為攻防方法例如於系爭窖件中鹿告於法庭上即一再向聲諸人被告抱怨說被告只是為了錢自己從未動手云云被告亦-哭訴是原告長期家基被告為了生活费用才忍耐等語兩造並在法庭上不斷互斥對方所言不竇從而因系爭規定法院除認定有無無法維持婚姻之重大事由外更需爬梳兩造婚姻期間中諸多事件之歸責與否高低方能認定此一重大事由係由何造所致以決定是否駁回原告之訴於實務運作之結果上往往是兩造於法庭上互相3攻訐諸如兩造歷年之對話紀錄照片講過的每句話做過的每件事都要拿來逐一攤在法庭上供當事人攻防進而造成破綻更顯重大之結果即便終審法院判決認定一造對無法維持婚姻之重大破綻具有較大之可歸責性而駁回其訴然在漫長的法院訴訟程序中兩造之婚姻破绽往往因為訴訟中的攻擊防禦而更加重大且更無從回復則這樣因為訴訟而存有更加重大破绽的婚姻是否能因為系爭規定就能回復維持或是說維持下去有甚麼意義是故關於系爭規定對婚姻自由之限制是否有助於目的之達成即關聯性之審查上應該要問憲法上婚姻自由要保障的到底是怎麼樣的婚姻如果僅是維持形式上或說的更直接一點維持存在於戶口名簿或身分證上配偶欄上的婚姻關係那系爭規定實在是沒辦法說是無助於目的之達成然而如同大院釋字第748號解釋理由書對於婚姻所下的定義兩人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聲請人認為當這樣的關係已經存在讓一般客觀第三人都認為難以維持的事由時雙方已經無從繼續經營共同生活已經無從繼續有這樣親密排他的結合關係時再要求法院依據系爭規定認為一造對難以維持婚姻的重大事由具有較大之可歸責性而駁回離婚訴訟去強求這對怨偶維繫這段可能只存在戶口名薄跟身分證上的關係到底有甚麼意義又如同大院釋字第791號解釋已經明白揭示婚姻之成立以雙方感情為基礎是否能維持和譜圓滿則有賴婚姻雙方之努力與承諾當雙方的感情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當努力與承諾已經欠缺期待可能性的時候再強求法院去判斷誰犯的錯比較少來決定要不要強使雙方繼續有名無實地婚姻關係到底有甚麼意義易言之強使一段已經符合民法第1052條第2項的破碎婚姻繼續除了繼續讓雙方至少其中之一因為這樣不再親密無從結合的關係痛苦以外還有什麼正當性跟必要性就此參4以強制執行法第128條第12項規定依執行名義債務人應為一定之行為而其行為非他人所能代履行者債務人不為履行時執行法院得定債務人履行之期間債務人不履行時得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之怠金其續經定期履行而仍不履行者得再處怠金或管收之前項規定於夫妻同居之判決不適用之亦可得知蓋因基於人性尊嚴不可侵犯縱令法院依據系爭規定駁回原告之訴如分居中之被告嗣後提起履行夫妻同居義務之訴並獲勝訴亦無從予以強制執行此時歸責較小之一方縱令仍欲維持婚姻關係然仍不得違反歸貴較大之一方之意願而要求履行同居則此種雙方意見不一致而導致之僵局真的能稱得上是有意義的婚姻嗎綜上聲請人認系爭規定實難認與立法目的有適當之關聯性亦即系爭規定無助於保護憲法所欲保障之婚姻自由從而應屬違憲又縱令認系爭規定與立法目的具備合憲之關聯性然亦難認此為最小侵害手段蓋因如認一方可能得透過刻意製造重大破绽以求訴請離婚來規避法定之夫妻權利義務關係如家庭生活費用扶養等或被告之所以引用系爭規定抗辯實係因夫妻關係所生之財產請求如系爭事件中被告之所以為駁回原告之抗辯實係因其為長期受暴已無謀生能力之年長婦女倘若經法院判決離婚其恐無法維生聲請人認為於此類情形被告一方仍得透過民法上離婚損害民法第1056條贍巷费民法第1057條又由於現行贍朞費法定要件過於狹隘行政院院會業已於2021年8月5日通過民法親屬編部份條文修正箪案就贍朞费之要件予以修正如修法通過應足以保障如系爭事件中之被告或夫妻剩餘財產分配民法第1030條之1之請求加以主張從而已有其他可替代之較小侵害手段至於一方就較可歸責之原因如係因欲與第三人締結婚姻或其他非財產上之原因聲請人認為在兩造間之婚姻關5係已無實質上之意涵即兩造間確實存有民法第1052條第2項前段所定之難以維持婚姻之重大事由的情況下強使此種無法實現婚姻自由目的之關係繼續存績實際上只是懲罰對婚姻關係之重大破綻具有較高可歸責性之一方而已蓋由於婚姻無從透過法院判決加以終止此時對於可歸責性較大之一方來說除非對方願意把愛放開把手放開與之協議離婚否則其仍須對此一存有重大破綻關係中之他方負擔配偶之一切財產上非財產上之權利義務如性忠誠同居義務生活扶養義務等而在雙方已無繼续維持此一排他親密關係可能之情形下最後唯一可能會見面到的地方往往只剩下法院因為雙方必須不斷的訴訟請求對造履行上述法定義務或負侵害配偶法益情節重大損害賠償責任從而對於較可歸責之一方將沒有任何合法之方式與他人建立新的排他親密關係以重新塑造自身之人格發展相對地對於可歸責性較小的一方亦然則對其而言此一舊的關係無從回復新的關係無從發生之處境除了懲罰以外實在很難說還有其他目的然而聲請人認為無論可歸責性較大之原告在這段婚姻關係中犯下了怎樣的過錯以跟不欲與之繼續維持婚姻的配偶綁在一起作為懲罰對原告的人格發展跟人性尊嚴的維護而言都應該不能算是最小侵害從而應屬違憲四綜上系爭規定之立法目的雖屬合憲然難認與目的間有合理關聯且非最小侵害手段從而此一限制應違反憲法第23條之比例原則而侵害憲法第22條之婚姻自由貳系爭規定侵害憲法第7條之平等權一平等權之憲法意旨二系爭規定與司法院釋字第748號施行法下稱同婚施行法第17條第2項限制同性婚姻之離婚要件相較係以性傾向作為分類標6準而有差別待遇存在三系爭規定所以為差別待遇之目的違憲且其所採取之分類之規範目的之達成之間並無合理之關聯存在四綜上系爭規定與同婚施行法第17條第2項相較顯係以性傾向所為之差別待遇然其並無合憲之目的且此一分類並無從達成規範目的從而有違憲法第7條之平等權以上均參見聲請人先前之聲請書補充理由書參結論聲請人認為婚姻自由既然作為基本權之一且作為一先於國家而存在而受蕙法保障之制度就其限制自須符合一定之要件而系爭規定之目的雖可稱是正當然以否准可歸貴性較大之一方之離婚請求作為手段應無法通過比例原則之檢驗另與同婚施行法相較亦為無正當理由之差別待遇而有遠平等原則爰依法向大院憲法法庭聲請宣告系爭規定違憲此致司法院憲法法庭具狀人即聲請人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家事第一庭敏股法官西元二二二年六月十曰附件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111年度婚字第53號裁定1件7","doc_att_category":1}],"videos":[]}
回到頁首
判決
公開書狀
言詞辯論或說明會
終結案件查詢
法令查詢
平台服務
智慧客服
關鍵字
搜尋
中文版
English
關於憲法法庭
組織
沿革
現任大法官
歷任大法官
任命與任期
職權
認識憲法法庭
大事紀要
審理程序
憲法訴訟制度概述
聲請類型
法規範憲法審查
人民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
機關爭議案件
地方自治保障案件
總統、副總統彈劾案件
政黨違憲解散案件
統一法律及命令案件
審理程序
常見問答及指引
常見問答
聲請擔任法庭之友指引
無資力人聲請憲法法庭選任訴訟代理人指引
審理中案件聲請閱卷指引
案件終結後卷宗閱覽之聲請程序
聲請旁聽憲法法庭注意事項
訴訟聲請
聲請指引
聲請注意事項及自我檢核
書狀規則
書狀格式
書狀範例
電子訴訟平台
司法院電子訴訟文書(含線上起訴)服務平台(憲法訴訟)
解釋及裁判
裁判
判決
實體裁定
程序裁定
程序裁定案件列表
憲法法庭裁定
不受理裁定
其他裁定
審查庭裁定
不受理裁定
其他裁定
解釋及不受理決議
解釋
不受理決議
終結案件查詢
裁判公告
系統說明
查詢服務
當事人案件進度查詢
行言詞辯論或說明會之案件資訊
言詞辯論案件庭期表
審理中之言詞辯論或說明會案件
曾行言詞辯論或說明會,裁判已宣示或公告之案件
公開書狀案件
公開書狀之案件全覽表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尚未受理)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受理)
公開書狀之案件列表(已結案)
法庭之友
公開書狀未滿2個月
另經憲法法庭公告
相關法令
法令查詢
統計
憲法法庭統計年報
案件收結統計月報
民國114年(2025)
民國113年(2024)
民國112年(2023)
民國111年(2022)
公務統計報表查詢
民國114年(2025)
民國113年(2024)
民國112年(2023)
民國111年(2022)
訴訟新制前各年度統計報表
統計年報
統計月報
民國110年(2021)
民國109年(2020)
民國108年(2019)
民國107年(2018)
民國106年(2017)
民國105年(2016)
民國104年(2015)
民國103年(2014)
民國102年(2013)
民國101年(2012)
民國100年(2011)
民國99年(2010)
其他各式統計報表
統計圖表
統計專案分析及通報
出版品
憲法法庭裁判彙編/大法官解釋彙編
憲法法庭裁判彙編/大法官解釋彙編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中譯版索引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
其他出版品
引用兩公約之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裁判
新聞及公告
全部公告
新聞稿
案件訊息
公示送達
徵人啟事
憲法法庭相關資訊
111年1月4日前公告
新聞稿
解釋快訊
不受理決議快訊
案件訊息
一般公告
107年前公告
交流活動
各國憲法法院網站
國際法學交流
專題演講
學術研討會
活動訊息
研討會資料
參觀憲法法庭
網路報名系統
影音專區
全部影音
說明會
準備程序
言詞辯論
宣判
記者會
會議及演講
其他
回首頁
網站導覽